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益

2020年国际减灾日陕西社会组织在行动

时间:2020-10-15 来源:未央环保志愿者

校园防灾减灾平安行公益活动

在陕西校园举行

每个争当减灾宣传员的小手就是一份生命的希望

子长第一实验学校副校长边步云和孩子们

商讨灭火器使用妙招

  10月13日是第31个国际减灾日,在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应急管理厅、陕西省教育厅和陕西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单位指导下,2020年国际减灾日校园减灾平安行公益活动,在“乐安校园”陕西校园儿童安全教育公益项目暨壹基金儿童平安小课堂公益项目学校举行。活动通过督导公益项目执行情况、开展包扎自救小常识、消防知识我知道、安全教育进课堂和疫情防控技能比比看等活动,提升师生防灾减灾和卫生防疫能力。

班主任是校园安全教育的重要力量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是由联合国大会1989年定于每年十月的第二个星期三。200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改为每年10月13日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简称“国际减灾日”。国际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提高灾害风险治理能力”。面对可能遇到的自然灾害,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和掌握常见的自救基本常识,提高应变能力,及时自救、互救使每个人在灾害面前拥有更多生存的希望。

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专家刘凯在分享救命绳结的打法

  自然灾害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威胁人类的生存。联合国于1987年12月11日确定20世纪90年代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IDNDR)。所谓“减轻自然灾害”,一般是指减轻由潜在的自然灾害可能造成对社会及环境影响的程度,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公众的社会和经济结构在灾害中受到的破坏得以减轻到最低程度。

陕西师范大学锦园小学副校长丁茜和学生做包扎分享

  我国是一个易遭受气候变化和灾害影响的国家。据国家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发布的2018年全国自然灾害情况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1.3亿人次受灾,直接经济损失2644.6亿元。据《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报道,我国绝大多数贫困人口分布在生态环境极度脆弱且易受严重自然灾害影响的地区。由于公众缺乏防灾减灾及风险应对的意识和专业能力,加剧了因灾害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导致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现象屡屡发生。

子长第一实验学校教务主任赵恒博和学生

分享灭火器的使用诀窍

  据教育部、卫生部和公安部等相关单位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5.5万名0-18岁儿童因为溺水、交通事故、中毒、自然灾害等各种意外伤害死亡。意外伤害已成为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其中,西部地区发生的儿童安全事故占到全国的46.91%,农村地区儿童意外死亡占全国的76.98%,加强校园和社区儿童应急防灾减灾教育已成为校园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紧迫的中心任务。校园安全教育与安全精细化管理成为全社会的焦点,给学校发展带来巨大压力,积极开展校园安全教育已成为教育事业发展非常重要和紧迫的工作。

大家猜猜压力表上的红色代表什么

  为进一步深化陕西共青团希望工程三年攻坚公益计划,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化动员和社会化动员优势,构建陕西共青团“大公益”体系,不断提升陕西青年社会组织助力脱贫攻坚和自身发展,提高陕西城乡校园防灾减灾能力,团省委、陕西省实施希望工程办公室、陕西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单位,联合西安市绿世界环境宣传教育发展中心、西安市莲湖区赢在生存公益服务中心和西安市未央区环保志愿者协会等单位,开展陕西青年社会组织“助力教育扶贫公益微超市”公益活动,自2012年为陕西10个地市600余所校园,引进壹基金儿童平安小课堂校园安全教育高品质公益项目,同时开发“乐安校园”陕西校园儿童安全教育公益项目,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做出积极探索。陕西校园安全教育公益项目倡导的家校协同共建防灾减灾生存环境的新模式受到专家和学者的广泛好评。

老师您的手为什么这么暖和

  防灾减灾小志愿者坤坤同学说(为做好儿童保护,所有儿童姓名均用化名):我第一次当减灾志愿者,当模特让老师帮我包扎头部伤口,我很奇怪为什么一个纱布条就把流血的伤口包住不流血了,我以前从没有想过我在山里玩的时候,摔倒胳膊断了怎么办?今天太有意思了,边校长、赵主任和校医白老师都来给我们上安全课,我一定要学会包扎,还要让我爸和我妈也学会,以后不管在哪里?如果我们自己和别人那里受伤了,我们都可以就他们,那该有多了不起呀。

我回去一定和我爸妈说口罩上的金属条怎么用

  防疫小小检查员宇宇一脸严肃的说(为做好儿童保护,所有儿童姓名均用化名):我妈和老师每次都提醒我要及时洗手,注意消毒,注意规范戴口罩,我就是觉得很烦,简直太麻烦了,我就偷懒把手随便一洗就行了。这次的活动好玩,我竞选了学校的防疫小小检测员,老师给我自己表演自己戴口罩,还为我亲自戴了口罩,我心里很激动,老师的手很热,我觉得我们学校的老师很温柔。我要认真洗手,做好防护,还要提醒同学,我还要提醒我爸做好防疫,因为他有时候很爱偷懒不带口罩就把我领进超市买东西。

这次戴口罩的经历真不一样

  陕西师范大学锦园小学副校长丁茜说:我们校园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校园安全精细化管理和师生安全教育,我们把校园安全教育作为德德育教育的重要抓手,常态化开展安全教育,不断强化和提升师生及家长安全教育意识和能力。今天是建队日,恰逢国际减灾日和世界保健日,团省委“公益微超市”项目组专家和工作人员督导我们校园安全教育公益项目开展情况,协助我们开展校园安全教育系列活动,我们觉得非常及时。我们大家通过参与式、体验式、互动式的安全教育方式,与学生们在游戏中学会防灾减灾自救和互救知识,感受深刻,受益匪浅。尤其是问同学们你们愿不愿意当家校安全宣传员,齐刷刷的举手和响亮的回答,让我看到校园安全教育常态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希望我们师生和家长一起强化联系,把防灾减灾工作做实、做细、做好。

老师快让我也上去练一下可以吗

  子长第一实验学校副校长边步云在开展完校园防灾减灾教育和卫生健康防疫教育后说:我们学校门前有一条交通要道,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我们特别能体会到校园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学校安全精细化管理是学校的核心工作,常规化的安全管理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项特色工作,我们通过师生和家长一起建制度、树旗帜、立榜样、奖典型等活动共建平安校园,使师生和家长牢牢树起安全是一切发展的保障和基础的意识,重视学校安全的同时,要做好家庭和社会生活的安全保护,让每一个孩子和家庭都能平安幸福的学习与生活。今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非常好,让师生和家长们多学习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做好预防,学好本领,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保护好自己,在常态化防疫时期做好个人防护和督促家人做好防护,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做好救助他人,在学习和生活的点滴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正知友善,自助主任的榜样。尤其是在国家进行新时代教育评价体系改革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常态化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塑造新时代具有鲜明个性、呈现个人魅力品质、培养师生高品质逆商胆商的创造型人才、强化识大局勇于担当的人才特质培育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老师我遇到火灾不敢用灭火器咋办

  陕西省慈善公益推广大使、志愿服务专家、知名公益主播马盼介绍国际减灾日的活动开展时说:安全重于泰山,以前开展社会工作时,觉得灾害离我们很远,从小到大没有经历几次重大灾害,也没有机会到灾害第一现场开展救灾工作。2017年开始加入壹基金陕西联合救灾网络项目,关注参与陕西中小型灾害救援。每个志愿者忘我的快速救援,从信息发布、志愿者招募、灾害评估、救灾物资购买运输、物资发放与信息反馈、灾后重建等一系列活动的跟进,让我一次次感受到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要从娃娃抓起,从校园和社区抓起,积极推进应急管理宣传教育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进工厂、进机关,引导公众自觉履行学习防灾减灾知识责任,让每一个人构建与灾害共生的灾害管理新理念,掌握灾害应对的基本能力,构建自救与互救平安家园建设的局面是多么重要和迫切。今年的国际减灾日的主题,让我更加关注冬季消防安全和防疫宣传教育的紧迫,做为志愿者,我和伙伴们启动“家校安全宣传教育平安行”和“社区治污降霾宣传教育公益微课堂”行动,让我们每个人积极争当志愿者,发挥每一个人的力量,构建和谐平安美好家园。

每次丁老师讲课我都觉得很有意思

  全国优秀志愿者刘文化说:儿童的安全牵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和《民政部关于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灾工作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法规和文件要求,社会组织发挥独特的工作方式,积极支持服务校园安全管理与教育。《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出台,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教育改革进入新的时代,怎样发挥儿童的潜力和创造力,实现校园教育真正的改革与变革,怎样呼吁教师和家长乘教育改革的洪流培育新人,怎样以研究校内教育和校园安全教育问题促进师生和家长综合发展,如何更精细化的服务校园安全教育中学生的自主管理与行为养成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关注。2013年-2020年西安市绿世界环境宣传教育发展中心、西安市未央区环保志愿者协会和西安市莲湖区赢在生存公益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陪伴“乐安校园”陕西校园儿童安全教育公益项目暨壹基金儿童平安小课堂校园安全教育公益项目成长,在陕西10个地市300多所学校开展校园安全教育,在100所乡村小学建立陕西校园安全教育公益项目实践基地,取得良好的社会影响,受到各级相关领导部门的好评。2020年在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应急管理厅、陕西省教育厅和陕西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单位指导下,我们又申报到100个项目指标,服务三秦儿童,支持家乡建设我们无比感动。我们感谢各级领导的关怀,感谢捐赠人的支持,感谢壹基金的指导,感谢社会组织伙伴的联动,更感谢每一所学校学生、老师和家长的热情参与,让我们感受儿童参与社会发展的潜力。安全管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是永恒的话题,是学校发展的根基。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以防灾减灾国际视角,以“四个自信”为根基,强化校园安全教育为平台建设,不断落实仙台框架,凝聚社会力量开展校园综合减灾与风险防范,推展家校联动建设韧性校园与和社区,发挥儿童的力量,以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等多视角、多层面的方式,为儿童搭建参与社会生活舞台,绽放儿童禀赋,构建与儿童友好的防灾减灾生存环境,让未来的社会建设者,在校园中体验生活多彩,社会的多元,智慧的变,以强有力的探索与创新精神适应未来社会生活。

编辑:dsw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在线投稿 招聘信息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自律管理承诺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法律顾问:陕西圣地律师事务所 刘胜斌 律师 广告运营:延安都市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陕ICP备15002515号-4新闻出版网络编辑证:【网】新出广培【2013】第(1040)号陕公网安备61060202000304号

地址: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邮箱:361158585@qq.com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Copyright © 2020-2024 都市文化传媒网 www.dsw0911.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