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这句话出自经典国学《弟子规》。凤凰山街道办事处西沟社区就有这样一位女子,虽然没有深厚的学识,但她却抒写出世间至孝亲情。
时光匆匆、岁月如梭,转眼间结婚已二十个年头。
她和丈夫在一个小饭馆打工时相识,被丈夫的朴实厚道所吸引,明知道丈夫家里一贫如洗,还是义无反顾的嫁给了他。回想起当初结婚后第一次回家看望公婆的那种情景,李光莉说她到现在还历历在目。
因为家里的情况和两位老人的身体状况种种原因,老公担心她因此而嫌弃他的家庭,一直不敢提及家里任何情况,而且从未带她回过家,但是在她的再三恳求下,老公忠于同意带她回老家看看。
那是2000年5月份的一天中午,她用自己攒下的钱买了一些礼品与老公第一次踏上了回老家的路,由于路途遥远且班车不能直达,她们只好坐班车到终点站下车后,又叫了一辆拉货的大三轮车里,灰尘蒙蒙,后面什么也看不到,就这样不知道颠簸了多久,太阳落山了才终于到家了。一路向前,抬头所见硷畔一位老人坐在那里,他那晒的黝黑黝黑的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一双浑浊的眼睛噙满泪花,一双粗糙的手爬满了一条条蚯蚓似的血管,丈夫祁军三步两步走到老人面前向李光莉介绍说这是爸,李光莉叫了一声爸,老人嘴唇忽闪忽闪的说不出话来,一行浑浊的眼泪滑过黝黑的脸颊,突然间一位腰间裹着围裙,略有些驼背、消瘦的老妪笑盈盈的向她俩蹒跚而来,祁军忙向她介绍这是妈,李光莉甜甜的叫了一声妈,左手拉着公公,右手牵着婆婆,一家人高高兴兴的走进了院子。
走进院子,李光莉看到三孔接口子土窑。当她看到家里摆放凌乱,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窑掌还有雨水渗进窑洞时留下来的几道泥印记的时候,当时她心里真是五味杂陈,一时之间理不清到底是什么滋味。但是看见公公流着眼泪看她时,她勉强的笑了,说爸妈你们坐吧,我俩给咱们做饭,公公听见她说了这句话后,笑了,赶紧指挥婆婆给她们找灶具、放火,她与丈夫一人裹了一条围裙把所有的锅盆碗筷刀子案板用开水烫了又洗,开始做饭,饭快做好时,祁军的三哥从地里干活回来,丈夫给她介绍说这是三哥,她叫了一声三哥,可是三哥没说话,老公赶紧接着说三哥耳聋没听见,三哥见她们说话只是憨厚的一笑,就去洗手,洗完后她们就开饭啦,饭后村里来了几个串门的---,实际是来看祁军的新媳妇,大家七嘴八舌的夸祁军媳妇俊俏、聪明、有礼貌,不知不觉的夜已深了,送走串门的乡邻,公公让婆婆给她们找出来一床当时家里最好的被褥,没想到被子却是一坨有棉花一坨没有棉花,此时她的眼泪再也控制不住了,枕头脏了她把她的衣服脱了铺在上面当枕巾,那被子实在是没法盖呀!她老公看见她哭,说我一直不让你回家就是怕你看见以后难过,我爸今年78岁了,平时还经常有病,我妈今年69岁了,不识数也不会收拾家,不太会做饭,针线活更不行,三哥今年36岁了还没结婚。四哥32岁了也没结婚在外面打工呢、他一边说一边安慰她,实在不行的话咱们以后不要回来了。咱们自己过自己的小日子,李光莉一听更生气了,训老公说你说的那是什么话,你是这家里的一员,就因为家庭贫困你就不管了,不回家你难道连自己的父母也不管不顾了吗?当时她暗暗下了决心,既然结婚了,那就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我们一定要改变这个家庭的现状。
第二天她们陪老人住了一天,村里的村民都说你爸看见你们回来了病也好了,前几天你爸还病的厉害,见你们回来了,还能干活了,第三天她们就离开老家,回到了城里,两人身上仅剩42元钱了,批发了两袋菜摆起了地摊,想赚点钱,再回去给老人拆洗一下铺盖,可是现实并不如人意,卖菜的人多手稠,生意不好做,一直没赚什么钱,直到七月份李光莉因为怀孕且长期营养不良,那天她终于熬不住了,晕倒在菜市场上,丈夫万般心疼又担心她的身体,决定把菜摊收拾了,让她在家休息,自己找了一份饭店的工作开始打工,干了一个月挣了一点钱,老公请了几天假,她们又回到老家看望公婆,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块崭新的被子,这是她俩上回走后憨厚善良的三哥去集市上买了新棉花被里和被面让村里人帮忙缝了两块新被褥,李光莉说她真的很感动,三哥虽然耳朵有点聋,但是能有这份心,她真的很感激,缝好的新被褥谁也不让盖,包的好好的放在最显眼的地方等着她们夫妻俩回家……
第二天她与丈夫把家里所有的旧被褥都拆洗了,让三哥把棉花拿到集市上从新加工了一番,在村民们的帮助下一会儿就缝好了。老人终于盖上了暖和舒服的被褥。
没想到这一次的离开竟是与公公的绝别,因为她怀孕害喜的厉害,一直没有回去,第二年正月由于没钱去医院,她就决定在家里生产,可是头胎再加上难产最终小孩夭折了她保住了一条命,这种打击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这次彻底把她打垮了,在她生娃娃的第九天又接到了一个噩耗,她们年迈的公公去世了。真的是雪上加霜,当时家里没有钱,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她老公接下了丈母娘给的200元钱,买了一些办丧事用的东西回去为老人办理了后事。
2002年儿子出生后,老公找了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有了固定的收入,她在家里带娃,不忙的时候开始给三哥、四哥他们到处张罗婚事,一次又一次的托亲戚朋友们给介绍对象,一次又一次的请媒人,终于在2004年给三哥成了家,当时彩礼钱不够,她就和邻居挨家挨户借,一次又一次的碰壁,眼泪不知道流了多少,她不灰心,强打起精神,东挪西凑终于为三哥凑齐了三千块彩礼,并给置办了两床新被褥,邻居们都夸她不像个弟媳倒像个婆婆。次年三月又为四哥张罗了一门亲事,可是原本就债台高筑的家庭,还得为四哥筹备三千元彩礼钱,这让一家人的生活更加窘迫,再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她把家里唯一的一头牛和几件农具通通卖掉,凑够了彩礼,又给置办了两床新被褥,为四哥成了家。四哥成家后,她把年迈又神志不清的婆婆接到了自己的租赁屋,担负起了赡养婆婆的重任,婆婆因为身体的原因经常大小便失禁,她从无怨言,为婆婆洗刷干净,洗头理发更不在话下,有一年婆婆住院,也是她一直在照顾,医院的大夫和护士都以为她是孙女,她笑了笑说我是媳妇不是孙女。大夫、护士翘起大拇指说不容易真是个好媳妇。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直到2012年婆婆病情严重再一次住院去世。
患难夫妻见真情,妻子无怨无悔的付出丈夫祁军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在外他认真工作努力赚钱,把赚到的每一分钱都交给妻子管理。回到家,不管有多累他总是抢着干家务,用曾经在饭店打工学来的厨艺给妻儿改善伙食。
看到父母为了生活如此努力,李光莉的一双儿女从小就特别乖巧、听话、懂事,学习上从来不让父母操心。别人家的孩子补课,买课外书,报各类课外辅导班,他们知道自己的家庭情况,从没向父母提过相关要求,学习格外努力,他们说自己学习好了就是给父母省钱、省心。在生活上,他们也从不和同学攀比向父母提要求。有了好吃的兄妹两一起分享,还不忘给父母留一些,看到父母遇到烦心的事,他俩总是想各种办法哄他们开心。终于苦尽甘来,2020年儿子已超出一本线48分的成绩被高校录取。女儿的学习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
家庭一步步走到今天,如今在延安城买房安家落户,平时真心待人是他们全家的处事态度,她们一家人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知道的人说起他们家个个竖起大拇指。在努力奋斗的过程中,她们始终将孩子的教育问题放在第一位,夫妻和睦,孝敬老人,与人为善的榜样,耳融目染时刻影响着一双儿女使他们品学兼优。说身边事讲身边人,李光莉一家的故事,深深打动、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马景丽)
编辑:dsw
相关阅读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法律顾问:陕西圣地律师事务所 刘胜斌 律师 | 广告运营:延安都市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陕ICP备15002515号-4|新闻出版网络编辑证:【网】新出广培【2013】第(1040)号|陕公网安备61060202000304号
地址: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邮箱:361158585@qq.com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Copyright © 2020-2024 都市文化传媒网 www.dsw0911.com All Right Reserved.